把握长线逻辑中的一个老问题
很多投资者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,容易高估自己对长线逻辑的把握耐心,比如上面的能源转型、 AI产业趋势或者中特估,从逻辑上讲,这些都是一个非常长线的逻辑,需要投资者,一是要耐心, 要有一个长期布局、等待的心态;第二要有坚定的信心,不是短期看到不涨了就开始怀疑。
假设一个题材,最终整个板块平均涨幅从最高低点到最高点是50%,时间大概两年,这就意味着平 均每个月的涨幅不到2%,但没有哪一个题材会这样涨,通常的情况下,这两年里会有2~3段每段2 个月左右的30%以上涨幅的行情,其他的10多个月都是处于横盘或者下跌的状态。
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,简单的方法是在搞清楚逻辑后,一开始就拿出固定比例的仓位长期埋伏不 动,难一点的方法就是灵活的阶段性的加仓与减仓,每段行情涨多了就减一半仓位,再于下跌中慢慢加回来。
相反,很多投资者的心态是,一开始不相信这些比较虚的大逻辑,直到股价开始不断的涨,才开始 认同,一旦认同之后,马上就进入买买买的状态,一买就把仓位打满,一打满就会很着急地希望上 涨,忘了这是长线逻辑。还有一些人,在买的时候还留有余地,心态也好,可一旦板块开始下跌就 开始迫不及待地把仓位打满,仓位一高,心态又变了。这种过于急切地想把两年的逻辑在一两个月 之内涨完的心态,本质上还是对这些产业趋势不信任,希望落袋为安。这种心态导致了在行情休息 期间,渐渐地丧失信心,最终在低位卖出。
长线逻辑其实是特别适合散户去把握的,因为难度并不高,而且龙头的辨识度也很高,信息的曝光 度很高,只要你相信并且认同之后,只要一些简单的操作,无论是持股不动,还是说涨多了之后适 当卖掉一些,跌多了后适当买一些,都可以。最忌讳急于求成,毕竟不是一两天的短炒题材,不能 一波把空间都涨完。
发表评论: